
11月14日,武汉职业技术大学里,71名来自全国30所职业院校的辅导员一起拿到了结业证书。
他们这几天没干别的,就专心学怎么发现学生心理问题,怎么跟学生聊心事,怎么在危机来的时候稳住局面。
最牛的是,这次培训直接把最棘手的家校合作难题掰开了揉碎了讲。
有个广东的老师黄婷红下课就说,以前一碰到家长不配合,头都大了,现在专家把话术、流程、边界全教明白了,回去立马就能用。
培训一上来,学校党委副书记田明华就给学员打气:学生心里有疙瘩,辅导员就是第一个发现的人,你们得把本事练硬了。
教育部那边也在线上叮嘱,大家学完别放抽屉里,得真刀真枪用在学生身上。
这期请来的老师个个都是大咖,华中师范大学的吴才智教授带头,还有好几位全国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的委员。
比如一个学生半夜发消息说不想活了,辅导员该先回什么话,怎么判断严重程度,怎么在十分钟内决定要不要立刻联系家长或者120。
还有抑郁症的识别,专家直接列了十几个常见信号:睡觉突然多了或者少了,吃东西没胃口,成绩一下掉很多,老说身体这里疼那里疼。
这些话听完,很多老师直点头,说自己班上就有孩子对得上号,以前只觉得这孩子懒,现在知道得赶紧管。
家长一听孩子有心理问题,第一反应往往是“不信”“丢人”“你老师夸张了”。
专家教了一招:别急着贴标签,先跟家长聊孩子最近的变化,用事实说话,家长慢慢就坐住了。
还有一套话术模板,老师们当场练,练完互相反馈,气氛热火朝天。
湖南的刘芹老师说,玩完才发现,原来团队信任是这样建起来的,回去也要带学生们玩一玩。
海南的吴老师更直接:以前总觉得自己得硬扛,现在知道辅导员也得先把自己照顾好,不然哪有力气拉学生一把。
中间还穿插团体辅导,学员们自己坐成一圈,说工作里的憋屈事,说被学生气哭的时候,说家长半夜打电话骂人的经历。
说出来以后,大家发现,原来每个人都差不多,心里一下子就松了。
他们说,这几天不光学了技术,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群能说心里话的同行。
职业院校的学生更特殊,很多孩子家里条件一般,学习基础弱,容易自卑。
众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